近日,記者從安徽省住建廳獲悉,《安徽省農村房屋抗震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出爐,開始公開征求意見,將改善農村居民生活質量,整體提升房屋品質和安全性能。
綜合結合近年來安徽農村建筑在建筑材料、建房成本、抗震能力逐步改善和提高的現狀,需要對抗震設防目標進行調整和提升。
按本規程進行抗震設計的農村房屋,其抗震設防目標是當遭受低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響時,一般不受損壞或不經維修可繼續使用;遭受相當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地震影響時,可能損壞,經簡單維修加固可繼續使用;遭受高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響時,不致倒塌或發生危及生命的嚴重破壞。
農村房屋的結構體系應根據建筑的抗震設防烈度、建筑高度、場地條件、結構材料和施工等因素,綜合比較確定。房屋體型一般應簡單、規整,平面和立面應避免較大的局部突出或凹進。不宜采用土坯墻、夯土墻作為房屋的承重墻;不得采用空斗墻作為房屋的承重墻。特別是在懸挑梁上砌筑承重墻,在農村俗稱“大頭房”,地震時極易發生倒塌,應避免采用。對于已建成的“大頭房”,也應盡早采取加固措施,確保安全。
樓、屋蓋宜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當采用預制裝配式樓、屋蓋時,應采取可靠措施,加強結構構件的連接,保證結構的整體性。
征求意見稿還提出,農村房屋必須設置基礎,基礎寬度、埋深應按當地經驗確定,且埋深不得小于500mm。開間不宜大于6m,單面采光房間的進深不宜大于6m。嚴寒和寒冷地區村莊居住建筑室內凈高不宜大于3m。
房間功能布局應合理、緊湊、互不干擾,并應方便生活起居與節能。臥室、起居室等主要房間宜布置在南側或內墻側,廚房、衛生間、儲藏室等輔助房間宜布置在北側或外墻側。夏熱冬暖地區村莊居住建筑的臥室宜設在通風好、不潮濕的房間。
?。ê蠄笕襟w記者 吳奇)